老汉辗转街头10余天寻15年前债主还债

2013年10月17日08:10  荆楚网-楚天都市报
见到最后的债主舒志作,李本贵(左)高兴不已。 记者曲严摄 见到最后的债主舒志作,李本贵(左)高兴不已。 记者曲严摄
李本贵(左)向舒老板(右)还两万元欠款。 李本贵(左)向舒老板(右)还两万元欠款。
李本贵在记者陪同下走进舒老板所住小区。 李本贵在记者陪同下走进舒老板所住小区。

  楚天都市报讯

  本报记者向清顺 刘俊华 摄影:记者曲严

  武汉“苏老板”找到了!昨天,困扰公安县老汉李本贵15年的心病,终于一日消除。

  15年前,李本贵做生意上当,欠下20多万元债务远走他乡。经过15年艰难打拼,他在儿子帮助下,还清了一笔笔债,只剩“苏老板”借出的2万元没有还清。为还最后一笔债,他于10月2日来到武汉,辗转街头10余天苦寻“苏老板”。

  本报昨日刊登老李苦寻债主的报道后,当天有知情人拨打本报热线电话报料,“苏老板”其实姓舒,现在白沙洲农贸大市场做水产生意。根据这条线索,老李在记者陪同下辗转找到舒老板,终于了却还清最后一笔债的心愿。

  “我认识‘苏老板’,他的真名叫舒志作”

  昨日上午10时许,一个电话打进本报热线:“我认识你们要找的‘苏老板’,他的真名应该叫舒志作。”

  来电男子称自己也姓舒,是舒志作的本家兄弟,老家在江夏区藏龙岛附近。舒志作早年在大东门开过水产门市部,还经营过一家饭店。这些情况与李本贵描述的十分吻合,但双方2万元债务的事,舒先生不太清楚。

  舒先生还提供了舒志作的电话,记者多次拨打,话筒里一直传来关机的提示音。

  记者又联系上舒先生的侄子。他曾在叔叔店里做过10多年帮工,依稀记得老李欠债这件事,但具体细节记不清楚了。他告诉记者,他叔叔在白沙洲农贸大市场水产区开了一家门店。

  得知这些信息,连日来苦寻无果的老李有些兴奋。他说,找了半个月,希望这次能了却这桩心愿。他还透露了一个想法:如果实在找不到“苏老板”,他打算将2万元存进卡里,委托本报在武汉做一点善事,也当是清偿一笔“亏心债”。

  “还有这好的人,找上门来还债”

  昨日中午,记者找到白沙洲农贸大市场水产区,向水产商户打听舒志作,大家都说认得,摊位就在西区。

  记者进而询问,舒老板现在的生意做得怎么样,商户们都吞吞吐吐,推说“不清楚”。

  记者找到舒老板的门店,见生意显得有些清淡,也不见有人招呼。问门口的鱼贩“舒老板在哪”,都说不知道。

  门店磅房内,坐着一名中年男子,听说找舒老板。他说:“老板不在,没法联系。”

  记者说:“我们是带人来找他还债的。”中年男子头也没抬:“还有这好的人,找上门来还债?”

  记者将一份报纸递给他,解释真有此事。中年男子看完报道,才半信半疑地将记者带到门店楼上,指着一名男子说:“这是舒老板的舅弟肖师傅,你们问他吧。”肖师傅看完报道,基本确认老李要找的人就是他姐夫。

  记者问肖师傅:“为什么打听舒老板时,市场里的人都吞吞吐吐的?”肖师傅笑着解释,市场里时有债务纠纷,大家只要听到欠债还债的事,都是不愿意多嘴的。

  “谁会来还那么久的债啊,你电视剧看多了吧”

  舒志作家住武昌中山路千家街一栋老房子里,离他当年开的饭店不远。他刚刚做完一个小手术,正在家里休息。

  这几年,舒志作从大东门转至白沙洲农贸大市场开鱼行,饭店和水产门市部都关了。前几年,他因心脏病做过手术,身体不太好。虽然他在市场里人缘好、名声响,但生意上的收入已大不如前。

  上午,侄子打来电话告诉他,有个姓李的人在找他,要还15年前的欠债。舒老板听后骂侄子:“我做完手术在家难受,你还来拿我寻开心。”

  侄子反复解释,真有此事。舒老板就对老伴肖凤鸣说了。老伴也不信:“谁会来还那么久的债啊,你电视剧看多了吧。”

  老两口回想,做生意这么多年,不少人从他们手上拿了钱没发货、收了他们的货没付钱。只要当时没着落的账,现在一笔也讨不回。手上欠条一大把,却从未有人来还当年的“飞单”。

  直到侄子说报纸上都登了,肖凤鸣才半信半疑地去找报纸。看到报纸,肖凤鸣一眼认出报纸上登的那张照片:“这不是公安县的老林(老李本来姓林,后随奶奶姓改姓李,当年人们称他“公安老林”——记者注)吗?”老两口一起看完报道,才知道真的是“老林”现身找他们还债来了。

  “还掉这笔债,再也不会做噩梦了”

  在肖师傅的带领下,记者陪李本贵找到舒志作的住处。

  一进门,老李就握住了舒老板的手:“舒老板,我愧对你了!”肖凤鸣站在旁边,将老李迎进来:“老林,这些年你苍老多了。”

  肖凤鸣说,就在老李拿走货款失踪的第二年,他们家开的饭店遭遇一场官司,一下亏了两三百万元。在那困难时期,她还曾到公安县找过老李,听说老李搬家了,她失望而归。又过了几年,觉得这笔钱讨回无望,肖凤鸣将老李当初写下的借条都扔了。

  听到这些话,老李一直低着头。他说,当年初到武汉做生意,栖身在舒老板饭店门口,有时是直接到楼上吃饭,忙的时候,舒老板还要人端着饭菜送下来。这些恩惠,他永远都记得。

  但做生意受骗后,他血本无归,还欠下一身债,手上只剩下340元钱,哪还有脸回来见舒老板呢?他听人说,舒老板的侄儿曾经骂自己是个“晃晃”。想起舒老板的爽快,他常常如芒在背。

  这几年,他终于逐笔还清了大部分欠债,也迫切想给舒老板一个交待。昨天,他掏出2万元诚恳地说:“15年了,当初的2万元现在怕是要值20多万了。我现在只能还本金,请你原谅。”

  舒老板接过钱,拍着老李的肩膀说:“你当年确是迫不得已,现在回来还钱,说明你也是个本分生意人,我怎么能和你算利息呢?”

  老李握住舒老板的手连连点头:“你能原谅我就好啊。今天还掉这笔债,我再也不会做噩梦了。”

(原标题:图文:最后一笔债还了)

(编辑:SN017)
分享到: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猜你喜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  • 新闻南京市长季建业因经济问题被双规
  • 体育专访斯特恩:微博潜水党 ESPN排名科比25
  • 娱乐曝章子怡汪峰恋情升级 逛赌城买情侣饰品
  • 财经多地公积金告急:资金被挪用建设保障房
  • 科技手机剩余流量再起纠纷:用户再告运营商
  • 博客清华教授称“落户北京应考试”犯三宗罪
  • 读书趣解:西门庆与武大郎都靠女人发财
  • 教育大学要求贫困生演讲比穷 国考报名